人民銀行12日開展43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,操作利率為1.40%;鑒于當日無逆回購到期,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430億元。
上周(5月6-11日)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7817億元,資金面季節性轉松,疊加降準降息落地,資金利率明顯下行。截至5月9日收盤,隔夜利率下探至1.50%一線,R001加權平均利率降至1.52%,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.49%。R007加權平均利率、DR007加權平均利率同樣降至1.60%水平以下,分別報1.58%、1.54%。
在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看來,兩大因素共同推動資金利率下行。其一,季節性因素,月初資金利率往往呈季節性下行態勢。一般而言,由于上月末財政資金支出的支撐以及月初銀行融出意愿回升,月初資金面通常轉松。
其二,貨幣政策發力,降準降息等一攬子寬貨幣政策落地,推動資金利率中樞下移。5月7日, 中國人民銀行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,宣布推出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,其中包含降準50bp;下調逆回購利率10bp,LPR同步下調10bp等。
步入本周(5月12-16日),
一是逆回購到期8361億元,MLF到期1250億元,到期規模較上周回落。其中,13日(周二)到期規模達4050億元,為全周單日到期最大規模。
二是,政府債繳款壓力將升至高位,由于特別國債的集中發行,下周政府債凈繳款規模達6453億元。
三是,15日降準落地,約1萬億元的中長期資金注入市場,或將大幅緩解政府債凈繳款的資金缺口。
四是,稅期擾動相對有限。由于五一假期,5月納稅申報截止日推遲至22日,23、26日走款,16日起借入7天資金才可跨稅期,稅期對下周資金面的擾動有限。
五是,同業存單到期5939億元,高于此前一周的5019億元,到期壓力有所提升。
信達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一爽表示,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8361億元,周四有1250億元MLF到期;政府債凈繳款規模將上升至6853億元,其中周一和周四凈繳款規模均超過2500億元;此外,5月15日為中旬繳準日,但全面降準落地釋放約1萬億也將在當日落地。考慮本次降準降息落地更多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,央行大概率會引導資金利率同步于政策利率回落,盡管政府債繳款規模上升,但全面降準0.5個百分點帶來的長期流動性投放也會帶來更大幅度的對沖,預計本周資金面或維持均衡偏松局面,需要關注的是1.5%是否會成為資金價格短期的新下限。
消息面上,5月9日,人民銀行發布2025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,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,靈活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,保持流動性充裕,使社會融資規模、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、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。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,堅持聚焦重點、合理適度、有進有退,引導金融機構加力支持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、普惠小微、擴大消費、穩定外貿等。
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彬彬認為,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同資金相關有兩點,一是宏觀視角,央行相較于前強調了多種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,重提國債買賣;二是微觀視角,未提“防止資金空轉”,強調“持續強化利率政策的執行和監督,降低銀行負債成本”。考慮到當前“防止資金空轉”訴求弱化,但“穩匯率”訴求仍在,預計隔夜資金利率或運行在1.50%附近。節奏上,二季度末到三季度,央行可能擇機進行進一步寬松,中期內資金面也可以保持樂觀。
此外,從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多篇專欄來看,提振消費是當前擴內需穩增長的關鍵點。例如,專欄2聚焦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,體現了宏觀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費;《報告》專欄6指出,促進物價合理回升,需要推動經濟供需平衡,關鍵在于擴大有效需求。
5月9日,人民銀行印發《關于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》,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,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、文體娛樂、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。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,年利率1.5%,期限1年,可展期2次,最長使用期限不超過3年。
下一篇:沒有資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