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雖然上半年投資名義增速有所回落,但扣除物價因素后,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基本穩定,而且投資結構在改善。”在15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,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,現階段固定資產投資潛力仍然非常大,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。
數據顯示,上半年,固定資產投資24.9萬億元,名義增長2.8%。“但大家都知道,今年以來,生產資料價格,尤其是建筑材料價格下降幅度較大,扣除相關物價影響,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5.3%,這個增速跟去年同期比,回落0.3個百分點,但比去年全年實際增速提升了0.5個百分點。”盛來運說,“所以,投資增速回落幅度不像名義增速顯示得那么大,基本是平穩的,考慮到價格因素,投資實物工作量并不低。”
在投資結構方面,盛來運表示,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增長7.5%,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是25.2%,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.1個百分點;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8.6%,也明顯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,投資結構在繼續優化。
在盛來運看來,投資增速波動和小幅回落,既有現實因素,也有深層次原因。對投資增速的變動要全面來看待。
“現實因素主要是外部環境復雜多變、內部價格下行、企業競爭加劇,所以相關市場主體投資決策更趨謹慎。從深層次因素看,進入新發展階段以后,發展方式在轉型,新舊動能在轉變,傳統行業投資相對來講比較飽和,一些產能要出清,比如房地產投資今年上半年繼續下降。這些傳統產業的調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內會加大投資增長壓力。”盛來運分析。
盛來運認為,投資增速放緩不意味著投資空間收縮,現階段高質量發展投資潛力非常大,比如新質生產力領域,還有城市更新改造、民生“補短板”方面,都需要有效投資。
“我們要更好地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,優化投資布局,改善投資環境,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,持續推動投資健康發展。”盛來運說。